产品别名 |
套袋 |
面向地区 |
全国 |
水果套袋主要在生长后期,其作用为防止水果在接近成熟的时候受到鸟类的侵袭、病虫害的危害以及风雨阳光的损伤,因而造成收获的减少或质量的差异。同时还能隔离环境污染对水果的侵蚀,使在生长过程中不会被树枝刮伤。套袋可产生局部温室效应,使水果保持适当的湿度、温度,提高水果的甜度,改善水果的光泽,增加水果的产量,并缩短其成长期。同时由于生长的过程中不需施用农药,使水果具有且,达到国际标准。
根据生产和试验的长期观察,香蕉可用蓝色的薄膜袋,龙眼、芒果夏季用青蓝色塑料网袋,金煌芒也可用外黄内黑双层复合湿强纸袋,梨可外黄内黑加红纸的双层纸袋,大青枣可用透气性、透明性好的薄膜袋,枇杷可用外黄内黑双层复合湿强纸袋。荔枝、柚子、桃、番石榴、红芒、葡萄等应选白色湿强透气性好的单层纸袋。
香蕉在断蕾后15~20天进行套袋。龙眼荔枝在疏果结束后进行。梨、桃在谢花后30天左右套袋。芒果在采收前45~60天进行。枇杷在谢花后30天左右经疏果、定果后套袋。柚、桠柑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套袋。
疏花疏果、合理负载:果园需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或花期放蜂;套袋前严格疏花疏果,调整好树体负载量,实行以花定果技术。苹果和梨等树种按20~25CM的间距留1个壮花序,每1个花序留1个果,桃按10~15CM的间距留1个果,葡萄每个结果新梢留1穗,每穗留50~60粒,于落花后1个月完成疏花疏果工作。
套袋前将整捆套袋放于潮湿处,使之返潮、柔韧;选定幼果后,小心地除去附着在幼果上的花瓣及其他杂物,左手托住纸袋,右手撑开袋口,或用嘴吹开袋口,令袋体膨起,使袋底两角的通气放水孔张开,手执袋口下2~3CM处,袋口向上或向下,套入果实后使果柄置于袋的开口基部,然后从袋口两侧依次按“折扇”方式折叠袋口于切口处,将捆扎丝扎紧袋口于折叠处,于线口上方从连接点处撕开将捆丝返转90度,沿袋口旋转1周扎紧袋口,使幼果处于袋体中央,在袋内悬空,以防止袋体摩擦果面,不要将捆扎丝缠在果柄上。套袋时用力方向要始终向上,以免拉掉幼果,用力宜轻,尽量不碰触幼果,袋口也要扎紧,以免害虫爬入袋内危害果实和防止纸袋被风吹落。另外,树冠上部及骨干枝背上裸露果实应少套,以避免日烧病的发生。套袋顺序为先上后下、先里后外。
摘袋时期依低袋种类、果树品种不同而有较大差别,苹果黄绿色品种的单层袋,可在采收时除袋;红色品种使用单层袋的,于采收前30天左右,将袋体撕开呈伞形,罩于果上防止日光直射果面,过7~10天后将全袋除去,以防止日灼,加速着色;红色品种使用双层袋的,于果实采收前30~40天,先摘外袋,外袋除去后经4~5个晴天再除去内袋。桃摘袋的时间,双层袋采前15~20天除外层袋,单层袋撕开袋体,采前7~10天全部除袋。梨、葡萄采收前不去袋。一天中适宜除袋时间为上午9时~11时,下午3时~5时,上午除南侧的纸袋,一定要避开中午日光强的时间,以免果实受日灼。摘袋时间过早或过晚都达不到套袋的效果;过早摘袋,果面颜色暗,光洁度差;过晚除袋,果面颜色淡,贮藏易褪色。